癌症資訊 / 骨癌_我的网站 
当前位置:主页 > 癌症資訊 > 骨癌 >
骨癌
 綜述
 
    骨腫瘤是發生於骨骼或其附屬組織的腫瘤。有良性,惡性之分。惡性骨腫瘤,就是老百姓常說的“骨癌”,其發展迅速,預後不佳,死亡率高。惡性骨腫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。從體內其他組織或器官的惡性腫瘤經血液循環、淋巴系統轉移至骨骼為繼發性惡性骨腫瘤。還有壹類病損稱瘤樣病變,腫瘤樣病變的組織不具有腫瘤細胞形態的特點,但其生態和行為都具有腫瘤的破壞性,壹般較局限,易根治。

骨癌X光片
 
成因
 
    骨癌的成因尚無確切的說法,內因有素質學說、基因學說、內分泌學說等;外因有化學元素物質和內外照射慢性刺激學說,病毒感染學說等。部分多發性骨軟骨瘤和纖維樣增殖癥與家族遺傳有關。骨的良性腫瘤可以惡性變。
 
症狀
 
1、疼痛:骨腫瘤早期症狀,呈間歇性,隨病情疼痛感加重並發展為持續性疼痛;
 
2、腫塊及腫脹:位於骨膜下的腫瘤可觸及骨膨脹變形,如腫瘤穿破於骨外,可形成固定的軟組織腫塊或腫脹;
 
3、肌肉萎縮;
 
4、腦骨癌可引起顱腦受壓和呼吸不暢;
 
5、畸形;
 
6、容易引起骨折;
 
7、其他的全身症狀如失眠、煩躁、食欲不振、精神萎靡、面色蒼白、消瘦、貧血等。
 
如何診斷
 
    多數骨腫瘤的診斷較為復雜,有時存在一定的困難,應結合各項檢查進行綜合分析,最後確診依靠組織病理檢查。
 
1.放射學檢查
 
X線檢查對明確骨腫瘤性質、種類、範圍及決定治療方針都能提供有價值的資料,是骨腫瘤重要的檢查方法。惡性腫瘤的影像不規則,邊緣模糊不清,溶骨現象較明顯,骨質破壞,變薄,斷裂,缺失,原發性惡性腫瘤常出現骨膜反應,其形狀可呈陽光放射狀,蔥皮樣及Codman三角。
 
2.病理檢查
 
病理組織學檢查被認為是壹種準確率最高的診斷方法,但病理檢查尚須結合臨床及x線檢查。常用取材及檢查方法有針吸活檢、切開活檢、冰凍切片、石蠟切片等。
 
3.放射性核素檢查
 
可用於骨轉移瘤的早期診斷。
 
4.CT與磁共振
 
能較早發現病變組織,準確率高。
 
5.其他
 
骨肉瘤時血沈加快,成骨性轉移性骨腫瘤堿性磷酸酶可增高。
 
如何治療
 
1手術切除
 
截肢、關節離斷是最常用的方法。但是,由於化療方法的進步,近年來壹些學者開始作瘤段切除或全股骨切除,用人工假體置換。采取保留肢體的“局部廣泛切除加功能重建”輔以化療等措施。
 
2.化學治療
 
全身化療常用的藥物有阿黴素及大劑量氨甲喋呤,但藥物的作用選擇性不強,腫瘤細胞在分裂周期中不同步,都影響化療的效果。
 
3.局部化療
 
包括動脈內持續化療及區域灌註,其中以區域灌註效果較好。
 
4.免疫療法
 
由於幹擾素來源有限,還不能廣為應用。
 
5.放療方法
 
對骨腫瘤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。
 
    臨床上醫生常以兩種或以上的治療方案。